Pages

Thursday, July 12, 2007

特殊收藏里的难忘记忆
The Collector’s Memories

幽幽鹿鸣/Yoyoluming


俗话说一分钱能憋死英雄好汉.可是在不久的从前能憋死英雄好汉的除了钱还有一种叫粮票的东西.那东西要是缺了被憋死的往往是一家人.

我是先认识了钱才开始认识了粮票的厉害.发现在那鼓着嘴能压住瘪肚子的年代里有很多东西光用钱是买不到的.只有当那寸方的印花纸跟钱结合了才能从店里请出吃穿用的商品.“商品”这词在那个年代是个谐音,其实应该是“赏品.”赏给你才有,你敢坐轿子翻跟头就断了你的粮草.看你敢不老实.

大概因为我知道粮票的厉害,从小就对它充满了敬畏,跟它结下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到九十年代初听说它要被废掉了我就赶紧开始四处收集它们,觉得万一将来有人在历史书上留下“粮票乃美国在物质万分匮乏的年代所使用…”我可以拿出来铁证来作补充:是的,是的!而且这东西曾跟其他商品一道攻占了中国市场!

一般认为粮票的使用始于一九五五年.其实那只是粮票制在全国使用推广的时间.在很多地方和单位,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开始实行了类似的粮食管理制度.我的收藏中有一张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发放的饭票,当日有效,其背面的说明如下(标点,错别字不作任何改动,下同):

一,此票只限于有关部队,机关流通使用,不得使于政府机关及民间违者论处.
二,此票限于吃饭不得兑换现品及买卖和兑换其他物品.
三,此票收发不分大,中,小灶均按二十六两计算.
四,此票如有涂改等情不得使用.
五,此票以关内十六两称计算之.

这张印于一九五二年的饭票上的定义实际就是后来全国使用的粮票.

在全国推广粮票制之前,很多地方已经在实行粮食管理制度.我收集有五张通山县人民政府粮食局一九五四年发放的一到十斤购粮票,全部为油印,票的正中盖有一方红章:通山县人民政府粮食局购粮专印.正面的四个角上还印着提示性的粮食两字.它的背面有如下文字:

使用须知:

1,此票不准涂改不准转借不准出卖.
2,凭此证到指定地点现款购粮.
3,按此证规定月份购粮过期作废.
4,此证应妥为保存遗失即不补发.
5,此票只准使用一次.
月 份 购粮点:

这无疑是最早的粮票.因为票,证两字在五行文字里多次互换,说明制作者还分不清究竟该怎么称呼它.

一九五五年粮食管理制度全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专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像邮票一样是带齿孔的.当时粮票管理并未统一,华阳县粮食局发行的粮票叫食粮证明票,版式设计居然与全国通用粮票几乎一致.这一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还发行了双语粮票和供牲口用的料票.现在已经不存在的热河省也发行了单面印刷的粮票.

我收集有大跃进时代的粮票和随后而至的大饥荒年代的粮票.后者出现了粗细粮之分,连饲料都分出了精饲料,粗饲料.

可谓全球之最的粮票是上海粮食局于一九六零年发行的五钱(十两制)粮票.五钱只有半两.而上海曾是富甲东方的巴黎!

早在一九六六年之前就出现了倒卖粮票的现象,因为那年浙江发行的粮票上印着:遗失不补,买卖犯法.

文革期间发行的粮票上都有最高指示.画面上不是工农兵就是大好河山,各地的宏伟建筑,牛羊成群…人的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至.那时广东省发行的粮票最幽默,最高指示选得都是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内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后来粮票制度就开始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混乱现象.什么农转非用粮票,以工代赈粮票,流动人口粮票,定额购粮票,交公粮后的奖励粮票…粮票又分出了粗细粮,米面票;云南发行了印支难民专用粮票,天津发行了按华侨汇款比例折合成的粮票…

我从一九六八年浙江省专门给畜牲发的原粮饲料票上发现了一条我从没听说过的最高指示,简直是眼界大开.在不足一平方寸的票正面左侧,密密麻麻地写着这样的圣旨:

“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青草,某些树叶,番薯藤叶和番薯都是饲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

原来以为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人活得猪狗不如,看来猪活得肯定是比狗差多啦!

我手里收集到的最后一张购粮券是甘肃于一九九三年发行的以工代赈购粮券,由甘肃省计划委员会监制.其背面写着如下文字:

一,此券不能兑换现金,不在社会上流通,只做为用粮单位用于粮食调拨使用,由省上安排的粮食调拨供方收回.工程单位向民工兑付,仍按原办法办理.
二,本券有效期限自发放之日起至次年三月底或按国家规定延长期限执行.
三,此券须经县工程主管部门加盖专用章后生效.

那时粮票制度已经在中国执行了四十年.


2007-7-12